獲取商標權之后,任何人在未經商標權人允許的情況下,不能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擅自使用該注冊商標,否則就是假冒商標,一經發(fā)現,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,下面晏騁來說說假冒注冊商標的相關法律責任。
一、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法律責任
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,應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?!渡虡朔▽嵤┘殑t》第四十三條規(guī)定:“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,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:
(1)責令立即停止銷售;
(2)收繳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;
(3)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;
(4)收繳直接專門用于商標侵權的模具、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;
(5)采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,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以分離的,責令并監(jiān)督銷毀侵權物品。
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,尚未構成犯罪的,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(jié)處以非法經營額50%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。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,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(jié)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。當事人不服的,可以向人民訴訟?!?/p>
《民法通則》*百一十八條規(guī)定:公民、法人的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的,“有權要求停止侵害,消除影響,賠償損失。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構成犯罪的,應承擔刑事責任。
二、假冒商標罪的構成
構成假冒商標罪的要件有四個方面:
(1)犯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,既侵犯了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,又侵犯了國家商標管理活動;
(2)犯罪的客觀方面是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假冒商標及相關行為情節(jié)嚴重;
(3)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。非故意者不構成本罪;
(4)犯罪的主體是企事業(yè)單位及其有關人員和個體工商業(yè)者(包括沒有營業(yè)執(zhí)照的個人)。
三、假冒商標罪的表現形式
假冒商標罪的客觀行為包括下述三種:
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,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;
劣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劣造、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;
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。
四、認定假冒商標罪應劃清與一般商標侵權行為的區(qū)別
一般商標侵權行為是指那些一經發(fā)現很快被制止,尚未造成嚴重的后果,或危害不大的侵權行為。假冒商標罪則必須是實施了假冒商標行為,而且情節(jié)嚴重的才構成。所謂情節(jié)嚴重,指假冒產品造成了人身損害的,假冒者屢教不服的,假冒規(guī)模大,持續(xù)時間長的,假冒行為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,假冒手段惡劣的,假冒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國內國際惡劣影響的,假冒者形成了團伙或集團的,擅自制造或者銷售他人注冊自貿區(qū)商標標識數量多、獲利大、手段惡劣、屢教不改,影響極壞的等情形。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